若不转矢气,勿更服。四之气,太阴湿土用事,木旺土衰,泻甘补酸。
太阴中风,四肢烦疼,阳微阴涩而长者,为欲愈。其或肾水下涸,心火上炎,燥渴溺多,引饮无度,此大人小儿,泄痢无已,其后变作白脓点滴而下,或于粪尾见之,为之温脾不愈,法当温肾。
外寒里热,不出二者之外矣,但以第一条为重候焉。身体疼痛,非湿则痰固也。
小腹硬满,小便自利,尺脉见芤者,血蓄下焦也,桃仁承气汤;甚者抵当汤。阳症而反见阴寒之象,则人惑之矣。
今有汗发热恶风症,立桂枝汤。藤本廉曰:三阴三阳之目,何谓而设?
然羌活冲和汤,解表清里和解三阳之方,但可治三时表里兼见之症;若纯是表邪外束,则生地、黄芩,原非发散寒邪之药。用药归荆汤、独活酒。